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培训班在成都成功举办

4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四川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协办的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培训班在成都市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地理信息领域的近200位企事业单位代表参与此次培训。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出席培训班并致辞。他指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直注重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融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析、服务全过程,产业各界正在用多种方式积极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地理信息技术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步伐。本次培训班旨在帮助更多地理信息从业人员掌握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融合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提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增强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动能。希望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参加次培训建立技术生态、业务生态,深度协作、融合创新。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杨宏山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精彩讲座,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强调了深度学习算法在快速处理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形地貌、地物特征的自动识别与分类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刘若梅,围绕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创新的议题,展开对《地理信息相关团体标准介绍及应用案例》的详尽阐述,深入分析地理信息领域的团体标准如何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并特别强调标准化在保障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培训班还邀请多位知名专家授课,包括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摄影测量系主任胡翔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柯福阳等。培训内容涵盖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及应用、三维地表动态监测多模态数据集、北斗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
培训班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授课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大家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学习交流,有效加深了对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融合的理解和认识。
此次培训为协会“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培训班”的第一期。协会将根据学员反馈,进一步改善第二期培训班课程设置,为促进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期培训班将于2025年7月8-1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