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资源安全底线,护航监测成果质量——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开展多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检验工作

日期:2024/12/1 16:18:40 作者: 浏览次数:718 分享: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各省市多部门依法组织开展了多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两服务”工作定位,开展了多年度、多省市的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国土变更调查内业核查、季度卫片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地类变化监测等多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质量检验工作,助力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跟政策,提高调查监测成果质量要求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类项目相较于传统测绘项目,存在工作周期短、政策引导性强、技术变动较快、主观经验依赖性强、报验数据量大、成果应用快等特点。其质量要求也比传统项目严格很多,包括精度要求高、质量检查检验环节多、检验覆盖面广等。为此,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的质量检验工作中,四川测绘质检站紧跟政策导向,及时跟进各个项目的最新技术要求,积极向上级部门了解最新质量标准,统一质检技术口径,确保精准把握并保障成果质量。

科技赋能,持续提升信息化质检能力

为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检验的高质量、短工期要求,四川测绘质检站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不断提升检验信息化水平,化质检为“智检”。针对各项调查监测项目的特点,研发了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成果质检系统、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质检系统等多套质量检验软件,对多个检查项进行程序自动检查,做到软件层面“应检尽检、能检尽检”,提升检验效率。同时,该站的重要地类图斑智能化质检技术,可实现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能高效、全面、客观地对国情监测、国土变更调查等多个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项目中的重要地类进行质量检测与评估,进一步提高监测成果的检验效率和准确性。而该站的数学精度检测点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外业检测数据高效获取、图斑属性信息智能化提取等功能,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转变理念,有效强化质量管控措施

鉴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类项目的特点,四川测绘质检站积极转换质检理念,弱化传统测绘成果检验抽样比例的概念,将有限的检验时间、精力用于关注重点生产单位、人员及区域的成果上,实时跟踪重点生产流程、关键工序节点,把控质量风险点,充分发挥检验工作对成果质量的保障作用。在成果检验过程中,四川测绘质检站通常视情况适当增加各类调查监测项目的检验样本数,采用“能查尽查”的方式对成果进行检查,并在保证总体检验工作量前提下,将检验样本向重点内容倾斜,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强化过程质量控制,丰富过程质量检查手段,综合采用调研问询、资料审查、旁站式检查等方式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严格落实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形成“过程控制保底”的质量管理共识。

锻造队伍,支撑调查监测质量管理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四川测绘质检站拥有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明确项目实施全流程的质量管理要求。通过多年度多种类项目实践,该站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质检经验,建立了一支“职能职责清晰、人员力量充足、技术水平优良、项目衔接顺畅”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类项目质检队伍。该站质量检验人员常态化开展各个调查监测项目的首件成果控制、质量问题统计等工作,及时掌握生产单位人员设备投入、工序衔接、质量问题处理等情况,把控过程质量,支撑主管部门的调查监测成果质量管理工作。

四川测绘质检站开展的各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检验,确保了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助力于掌握国家自然资源情况,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政府和各部门综合规划、科学决策、实施监督、应急救灾等提供了独立、客观、现势、统一的地理空间公共信息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