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于技 匠于心 成于事——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第二届“强院工匠”剪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强“一核一强两翼”业务体系建设,掀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热潮,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职工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强院、技能报国之路,经个人自愿申报、专家组评审、职工代表联评、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党委研究,2024年6月评选产生王江等人为第二届“强院工匠”。他们长期坚守生产一线,在测绘重大项目实施、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应急政务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精益求精、主动作为、勇于奉献,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带头作用,为自然资源部一流队伍建设、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青春的力量。
自然资源调查的“急先锋”——王 江
王江,2000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用中心项目负责人,先后荣获2017年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地理国情普查先进个人”、2021年“西藏国土三调劳动竞赛”优秀调查员等荣誉称号,参与的项目荣获2017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优秀测绘工程奖金奖。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江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像控、大比例尺测图、土地详查、国情普查、地下管线普查、卫片执法遥感监测内业提取及外业核查等工作。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他认真学习相关技术要求与内容指标,仔细分析资料、分析路线、统一技术口径,举一反三,为成果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合理有效地安排工作,每个环节亲力亲为,作业期间对作业人员手把手教授,在传帮带的方式下,为院带出来了一批能独立作业的骨干人员。他在西藏“三调”工作中担任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驻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三调”联络人及中心场项目负责人,在把握好技术方针的同时还针对西藏“三调”工作需要制定了针对项目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外业生产成本,保证了成果的质量与工期。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的“耕耘者”——毛锦艳
毛锦艳,2010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国土信息应用中心项目负责人,先后荣获多年度院“优秀检查员”“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参与的项目荣获2023年院优秀工程一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自参加工作以来,毛锦艳一直从事各类地图制图和数据处理工作,在立体采集、DEM(DSM)数据编辑、DLG编辑、数据库入库、地图制图、地理国情监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她多次担任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项目院级技术负责人,负责10米、30米地表覆盖数据生产分项,在项目开展前期,她总是优先认真学习各类设计指导书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统一技术方案;在试生产环节,她进行数据、软件测试,梳理作业方式,用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便捷高效的作业方式;在正式生产过程,她第一时间将变化内容以及对应的修改方案整理成册,确保作业人员按照最新要求处理问题;对于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她在第一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请教相关人员,并对问题进行沟通讲解,确保问题处理与设计书原则一致,保障了院全球测图地表覆盖专项的顺利实施。
科技研发的“多面手”——孙菱志
孙菱志,中共党员,2020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数字城市工程中心研发人员,主持的项目荣获院2022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三等奖,参与的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
自参加工作以来,孙菱志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与项目管理。他基于省级河长制湖长制平台建设积累的经验,构建的雅安市河长制湖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已成为市场的标杆,并形成市县级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在泸州市、德阳市等地进行推广应用;研发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的地图服务产品“在线动态制图平台”,实现了简单、快速的在线制图能力,扩展了院地理信息服务在大众视角下的服务水平,迄今累计超过4万用户注册使用,获得了相关行业单位、高校科研人员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独立开展智巡精灵巡河小程序开发,“蜀水智巡”已经是整个四川省河湖巡查工作的核心巡查软件,有效提高了河长巡查效率和准确性,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管理的“拼命三郎”——张 颖
张颖,2016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生产技术科设计人员,荣获四川省1: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弘扬测绘精神、铸就精品工程”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参与的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优秀工程金奖、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优秀工程奖金奖、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科研项目一等奖等。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颖一直从事数据生产、项目设计等工作。她作为数据生产部分的负责人,参与了江苏、广西、南宁等省市的快速供图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负责技术设计、多尺度地图数据库建设规范编写及数据生产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局级技术负责人,参与了全国1:5万地形图数据转换融合与制图生产项目,负责三个验收单位的技术协调、四局一院(陕西、龙江、海南局及重庆院)的技术交流、局内兄弟单位的生产组织实施及具体生产技术问题处理工作,接待了验收单位不同方向百余人,从技术层面统一全局技术口径,项目成果已通过验收,并印刷使用,成果质量反馈良好;作为院级技术负责人,参与了四川省河湖保护和监管能力提升项目2022年度及2023年度的生产工作,负责项目总体技术设计及河湖基础数据调查分项的技术设计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2个年度的任务都已完成验收并获得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
质量控制的“守门员”——翁中银
翁中银,中共党员,2013年6月参加工作,现为质量检查科检查员,先后荣获2020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联合评定的“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2023年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技能竞赛优胜奖”、2024年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优秀共产党员”、多个年度院“先进生产者”“优秀检查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的项目获2023年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自参加工作以来,翁中银先后在生产、质检等部门工作,承担过中心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她作为院级项目质量负责人主要负责监测类项目质量检查,包括全国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内业核查、耕地补充监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遥感智能解译样本数据库建设等项目。在检查工作中,她善于学习与总结,及时编写项目质量检查方案、质量检查报告、会同研发人员研发质检程序、整理典型质量问题、分析质量原因、与上级质检单位、各作业中心沟通交流等,能力突出,所负责的国土变更调查、卫片执法项目质量均名列全局前茅,其中2023年两个项目质量都名列全局第一。
实景三维应用的“先行者”——董先敏
董先敏,中共党员,2017年9月参加工作,现为实景三维应用研究中心研发人员,先后荣获2022年院“研发能手”、2023年院“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主持的项目荣获2022年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项目荣获2022年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全国能源化工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2023地理信息科学进步二等奖等,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项,发表论文2篇,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
自参加工作以来,董先敏先后从事河湖管理和地灾防治相关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工作,主研遥感智能解译产品体系构建,参与实景三维应用链条建设。作为院人工智能团队主研人员,她紧跟人工智能应用与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打造可支撑地物分类、变化监测等各类生产任务的遥感智能解译产品体系,项目成果提升了院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作为技术支撑人员,参与快速供图服务体系的研发与维护,完成制图规则知识库搭建,进行供图服务工艺的个性化定制;作为项目主研人员,研发地质灾害隐患立体识别系统,构建全新的隐患立体综合识别工艺,连续3年服务于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监测项目,形成实景三维典型示范应用案例。
(来源: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