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人谈测绘:技艺之巅与应用之界

日期:2024/5/27 14:54:51 作者: 浏览次数:525 分享:

“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们从事任一个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这样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才是幸福的。”

测绘是一个小众专业,但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很多,无论你是不是科班出身,并不紧要,因为有些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比如扶尺或者跑杆。随着智能测量设备的不断更迭,越来越多的“傻瓜”式操作的仪器设备让学这个专业的人惊呆了,比如测量机器人,自动对中目标测量,省去了人工对焦;液体静力水准测量,足不出户就知道哪儿下沉了,下沉量多少,精度还嘎嘎高……你引以为傲的外业操作技术好像失去了用武之地。以前我们常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现在我们成了可替代品,科技成了主角。原本想靠着熟练操控仪器能够谈个“好价钱”的人,没想到老板直接把钱花在高科技上,这也是好多干测绘的兄弟们薪水涨不起的原因之一。

测绘无处不在,但是一般无人问津。

“你做什么工作的?”

“搞测绘的。”

当有人问我的工作时,我总是这样斩钉截铁地回答。

“那具体做啥呢?没怎么听说过这个职业。”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听过吗?我们就是搞那个的;无人机航测知道吧?我们也做这个;高铁听过吗?”我满脸自豪地说着。

“高铁也是你们搞出来的?!”朋友忍不住吃惊地追问起来,一脸期待地盯着我看。

我嘿嘿一笑,“没有,没有,我们可造不了,但是我们负责高铁轨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以及高铁运行期间中的安全监测工作而已。”

这段对测绘工作的介绍并不是最初的答案,是随着我的阅历增加,测绘行业的快速发展,才慢慢有了底气,才有了硬气的资本。像我刚毕业那会儿对测绘的了解仅限于上学时老师讲的,测绘能干啥并不知道太多,社会流通的信息并不发达,不是所有人都会到人迹罕至的田野里去“目睹”测绘人的风采,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入到施工现场去看他们肩扛仪器来回跑动,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见证地图的绘制过程,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知晓自己手机定位导航的运行原理。测绘已经融合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是你没有发现它而已,就好像美景就在那里,只是我们没有擦亮发现美的眼睛。

艰苦的测绘环境,吓走一批人

测绘野外作业有时候和工地搬砖没啥区别,如果有也仅仅是一个需要体力少点,一个体力多点,一个工资低点,一个工资高点。测绘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例如临街的施工现场,你可以看到三两个人,他们身穿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一个用类似“摄像机”一样的仪器瞄着前方,一个拿着有刻度的尺子来回变换位置,他们可能不是施工人员,而是我们测绘的技术人员。有时候为了修一条新路需要确定其实地位置,测绘人员需要拿着RTK(类似唐僧手里拿着的法杖)钻到杂草丛生的荆棘中,标记出道路的中桩位置。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艰苦的条件在考验着测绘人的意志力,例如夏天要对城市主要的桥梁进行安全检测,你必须下到几乎没人问津的桥洞底下进行测量,要知道那地方基本都是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工作环境可想而知,这只是我经历过最脏的环境之一,我相信每个跑测绘外业的人也会有过类似的经历,可能更甚。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坚持下来了。

无论环境再苦,总需要有人去做,总要去承担起那份责任,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有它们背后的意义。这个社会上不是每个行业都可以朝九晚五,让人觉得体面,脏活累活都需要人去做,而所谓的“体面”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虚荣心罢了,只要我们心中有感恩之心,只要我们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国家更富强,每个人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我们测绘专业创造不了什么新东西,也不能主导什么工程建设,有时只是作为一项辅助工作,但是我们可以守护整个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让微小的变化显现,为每个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施工的人员提供一份守护,这就够了。

测绘行业的荣耀时刻

测绘技术人员除了有工作在各大工地道桥上的,有坚守在煤矿巷道等普通岗位上,还有工作做到令全世界都瞩目的地步。世界第四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一经面世就获得了世界的目光,从运行效果和定位精度的指标来看,仅次于美国的GPS。与之比肩的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烧钱的主,普通单位根本用不起,还有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时好时坏极不稳定,平心而论,中国的北斗牛不牛?!这里补充个知识点,卫星导航系统属于测绘的一个学科分支,意思就是说北斗是我们测绘专业的工程师参与研发出来的,过去我们仅仅研究地面上的定位,现在我们做到了卫星定位,天体定位。(测绘的定义就是通过测量仪器确定某个地物的形状大小及空间位置。)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里面涵盖了众多发明专利在其中,不光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测绘人的骄傲。

说完天上的高光时刻,再来地面上的精彩瞬间,8848.86米!相信大部分人对这个数字很熟悉,这是珠穆朗玛峰最新的高度。2020年5月27日11时,测量登山队员在珠峰峰顶架起红色觇标,珠峰脚下6个交会点的测量队员,实测得到了珠峰雪面的高度。这是人类挑战大自然的又一个壮举,除了登上珠峰本身的难度以外,另一个主要的难度是还要测量珠峰的高度,它不像量身高那么简单,是需要测量队员一米一米地传递到珠峰上。想要直观的感受,可以看看电影《攀登者》就能窥知一二。每一次的精确测量,都离不开测绘人的艰苦付出,以及崇高的使命感和工匠精神,为你能选择把测绘当成自己的职业和理想点赞,了不起!

测绘人的理想:为国为民保安康

每个人都有理想,我们测绘人也有,虽然我们择业时还是会讨论工资,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通过测绘技术为这个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如果生存都无法保证,那么谈理想就是开玩笑)。我曾经在测绘一线工作多年,不过那时候自己仅仅是盯着银行卡的余额,对于工作态度也仅是完成,并没有更多的觉悟,觉得工作挣钱理所应当,或者说带着情感和更高的境界去看待这份工作,直到后来参加上海浦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演讲比赛,我才有了新的高度和认知,我才有了自己职业的崇高使命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那么我是如何将其联系起来呢?原先我是做高铁变形监测这一块的,有些道桥建设需要通过高铁的桥洞,在施工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对高铁的桥墩有所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很难用肉眼看出来,必须借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以确保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不会超过高铁的铁轨变形限值。因为高铁在高速运行过程中,一旦铁轨发生较大形变时,很可能会造成车毁人亡。此时我们测绘人就成了衡量危险的标尺,我们成了人民的守护神,成了保驾护航的最重要的一环。虽然乘客看不到,但是看着他们能够安全到站,我们也很欣慰,有一种做幕后英雄的感觉。其它测绘领域也一样,我们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而存在,比如房产测绘、地籍测量、铁路造桥、工民建的施工测量等等,哪一项工作不是为了人民更好地生活而付出,哪一项工作不是为了建设城市,建设国家而存在。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本身,更应该看到工作背后的目的,只有那样,才有可能真正去对待这份工作,去热爱这份职业。

测绘人的出路在何方?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测量成了测绘企业改革重要的举措和发展方向,原来测一块几个平方的地形,需要四五个人测三四天才能完成,现在用无人机航测半天就可以完成外业的采集工作,内业更是高效,有了正射影像图的加持,再也不担心忘记地物的真实状况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出错率也降低了,老板格外喜欢。一家欢喜几家愁,原本靠着出外业多赚点的测绘人不得不另谋新路,这个时代要么被淘汰,要么就是不断学习。

除了测绘智能仪器给测绘人带来的压力之外,另一重大威胁在于活儿少竞争单位多了。原本测绘资质还分为四等,中间有很大的利益分配限制,可如今测绘资质就变成两种,甲级和乙级,准入的门槛又是破天荒地被降到了低点,注册测绘师制度原本是为了制约和监督、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如今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在所有的准入类证书里是存在感最低的那一个,曾经还一度被废除考试,那时候测绘人是失望的,这种苦闷只有干过几年测绘的人才有感受。没了门槛,自然进入的人就多了,原本蛋糕就那么点大,如今分的人多了,到手的随之减少,为了生存,想要活下去不得不各出奇招,压低价格,送礼,找关系,找托儿,分包等等。国企转企、事业转企又进一步加剧了测绘市场的空间缩水,他们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抢占了更多的资源,可想而知那些能够发出工资,顶住压力的测绘私营公司能坚持下来有多不易,这时我们也应该为这些老板发个声,不容易,应该被尊重。

测绘人的方向在何方?不仅仅在改革之中,也在更多的公平竞争之中,一家独大对社会发展并没有多少益处,最后只会让这个行业陷入绝境。想要走出困境,就不能故步自封,要多去主动去学习新技术,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测绘不仅仅是测绘,遥感科学和地理信息也同样潜藏着机遇和挑战,走出测绘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真心为那些选择测绘专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追求的人给予崇高的敬意,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来源:测绘之师    作者:sunny 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