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全景图谱(2025)》发布
近日,泰伯智库正式发布《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全景图谱(2025)》。通过产业洞察和研究,泰伯智库研究团队从基础设施层、硬件/数据采集层、软件/数据处理层到应用服务层四大层面为切入,绘制了最新版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全景图谱,勾画产业格局。
泰伯智库认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人工智能、低轨卫星、三维可视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驱动创新应用规模化落地。在此过程中,数据资产化、数据合规与数据安全成为产业核心议题,需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障。
从基础设施层面来看,以阿里云、移动云等为代表的云服务提供商,依托强大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提供稳定的数据处理与存储环境。面对地理信息数据量激增与实时性的需求,基础设施层正向高算力、低延迟、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从硬件/数据采集层面来看,作为数据获取源头,涵盖RTK测绘、移动扫描、无人机测绘、低轨卫星等领域。高集成度、智能化设备正推动数据采集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演进。政策法规对数据合规与隐私保护的严格要求,促使硬件设备在设计时融入更多安全加密与合规机制,以满足监管需求。此外,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也推动硬件设备向定制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独特需求。
从软件/数据处理层面来看,涉及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等软件领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自动化处理能力,不仅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与精准解译,还通过增强跨平台兼容性与开放性,促进了数据共享与融合。此外,开源软件生态的兴起为技术创新注入活力,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加速了软件功能的迭代与优化。
从应用服务层面来看,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等领域的应用,正从基础数据展示向智能决策支持延伸。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其应用场景将不断深化和拓展。同时,时空数据资产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推动地理信息数据的商业化应用与价值挖掘迈向新高度。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全景深度研究报告(2025)》计划于3月正式发布,欢迎有关企业参与创新者研究以及关键技术和案例编写。
以下是泰伯智库《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全景图谱(2025)》具体内容: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全景图谱(2025)》
一、应用服务层
● 自然资源:
正元地理信息
北京国测星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城市管理:
数字政通
飞利信
世纪高通
● 交通出行:
初速度
宽凳科技
朗歌科技
● 农林环保:
中科宇图
佳格天地
地拓科技
中农信达
● 能源电力: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
龙华科技
恒华科技
○ 时空数据资产化: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广州数据交易所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
二、软件/数据处理层
● 地理信息基础平台:
易智瑞 GeoScene
超图软件 SuperMap
中地数码 MapGIS
吉奥时空 GeoStar
苍穹数码 KQ GIS
●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泰瑞数创
优立科技
天际航
飞渡科技
● 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维智科技
立得空间
天地图
商汤科技
星环科技
● 遥感数据处理与AI解译:
航天宏图
中科星图
天汇空间信息研究
院国遥新天地
○ 数据合规(同属“三、硬件/数据采集层”):
腾讯云
百度智能云
华为云
美行科技
国汽智图
三、硬件/数据采集层
● RTK测绘:
南方测绘
天宝Trimble
中海达
华测导航
徕卡Leica
Geosystems
● 移动扫描:
法如科技FARO
NAVVIS(中国公司名称为内芬兹信息科技)
浩宇三维
● 无人机测绘:
大疆创新
中科云图
纵横股份
极飞科技
● 卫星遥感: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
航宇微(原欧比特)
长光卫星
世纪空间
● 导航电子地图:
高德地图
腾讯地图
百度地图
四维图新
宏图创展
● 高精度定位:
中国移动
千寻位置
六分科技
北斗星通
● 激光雷达:
北科天绘
数字绿土
禾赛科技
四、基础设施层
● 云服务、数据存储、计算:
阿里云
移动云
天翼云
联通云
中国电科云
○ 数据安全:
360(奇虎科技)
深信服科技
泽塔云
(来源:地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