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维档案”让地块空间信息更透明
“三维档案”让地块空间信息更透明 | 实景三维 科技赋能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为疑似污染地块“建档”,是四川全面推进土地治理、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绿色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摸清四川省疑似污染地块空间信息情况,2023年5月以来,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牵头,联合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及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共同开展四川省疑似污染地块空间信息调查,对全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内的地块空间信息进行室内室外全面核查。
技术人员为专家组讲解现场核查流程
三家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分别承担了信息梳理筛选、现场核查、质量把控等相关任务内容,形成了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基础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能最大化。
核查工作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但并非一帆风顺。“今年4月15日,在前往巴塘开展地块核查的路上,我们遭遇了暴雪、车辆损坏、道路封闭等重重困难,历时4天才完成该地块的空间信息核查工作。”该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永鑫回忆说,暴雪不仅阻碍行车,还减缓了核查进度,“暴雪不停,我们就无法作业、无法测量地块边界、无法获取准确的空间信息”。
据了解,项目团队目前已完成21市(州)117区(市、县)400余个地块的现场核查数据获取、空间信息制作、边界卫星影像截图、空间信息和遥感影像档案整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资源优势,激活存量数据要素价值,利用已有的分辨率优于2米的卫星正射影像,结合公开的卫星影像,完成地块边界截图制作。同时,为确保调查结果质量,探索人机交互检查新模式,摆脱思维惯性束缚,该院研发了内业自审软件,提升检查效能及自审准确度;为提升海量信息整合效能,研发了空间信息整合工具,实现地块数据一键整合,为下一步制图提供基础。
此次空间信息的核查,采用了空天地一体化的核查方法,通过地面实测、无人机航拍和卫星遥感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地块的空间信息及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核查。
“针对现场照片无法直观反映实际情况的问题,我们尝试创新外业核查手段。一方面通过正射影像获取和实景三维建模拓展无人机深度应用,另一方面引入了实景三维激光相机获取360度全景影像,建立空间模型。”李永鑫介绍说,利用无人机、实景三维激光相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项目团队完成了地块三维模型、漫游场景、360全景影像等成果的建设,将全景影像转化为高清VR空间模型,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核查地块三维立体影像,打破了传统二维图片的局限性,实现了对疑似污染地块的高精度、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和评估。这种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的核查方式,不仅提高了核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更为直观、真实、丰富的数据支持。
目前,项目团队已进入数据整理、分析和整合阶段。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推进数据处理,确保在项目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并探索AI遥感影像识别等先进技术的智能监管,持续提升污染地块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助推构筑美丽四川。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