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等4位院士建言卫星产业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便对浩瀚星空充满敬畏与好奇。如今,借助卫星,古人对星空的想象正成为我们眼前的现实。人类不再仅仅通过文字或图片来感受星空,而是通过卫星传回的高清图像,甚至实时数据,以此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那么,中国卫星应用市场到底有多大?
近日,“院士眉山行”活动暨第二届眉山卫星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畅谈卫星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会员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广东院士联合会会员潘德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分别作主旨演讲。
李德仁院士:要从“玩微信”到开始“玩卫星”
“实时智能是大势所趋,未来,除了‘玩微信’,我们还能‘玩卫星’。”李德仁院士语气认真地说。
“我们这几年打通了卫星的遥感通信导航一体化。比如说你有一批田,卫星飞过以后,自动抓取田里面的信息,哪长得好,哪长得不好,哪一块有虫子,哪一个缺钾缺磷,把这个信息提取出来以后通过短信发给你,这就是我们讲的要让卫星遥感大众化、上手机,保证公民的需求。”李德仁院士表示。
潘德炉院士:潜心向海,做出更好的海洋“千里眼”
潘德炉院士说,发现海洋优质经济资源方面,基于卫星资料,不但可以实现卫星渔场、渔情速报系统的构建,为精准捕捞提供信息支撑,还可以采用冷泉区海洋环境激光遥感立体监测,有助于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抢占未来能源战略的制高点。
潘德炉院士说,可燃冰是迄今为止海底最有价值、最具前景的能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在可燃冰的勘探、开采过程中,可以积极研发运用激光遥感卫星,探索跨界面全时空遥感,“不仅能看到水面,更能看见水下,对可燃冰进行定位和监测。”
据悉,潘德炉院士团队用遥感“千里眼”驯服了浙东海域。近年来,海洋污染、赤潮减灾、海洋开发成为浙江省海洋战略着力解决的三道难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海洋环境监测人员不用只靠出海取样的传统监测方式,实现了用卫星遥感监测我国近海水体的水质状况,成本大大降低,既准又快。全国七成赤潮发生在东海,潘德炉建立赤潮实时监测系统,解决了赤潮发生中心位置、范围和种类监测的关键技术。
王建宇院士:太空互联网的征途,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谁先将卫星送上天空,谁便在太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王建宇院士看来,由诸多卫星构成的“太空互联网”除应对特殊和极端的情况之外,还在于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空间。但商业航天时代来临,商业卫星兴起对航天产业将产生巨大影响。
他认为,相比于传统模式,如今的模式让商业航天对传统航天带来许多挑战:创新制造模式、精简队伍;引入大规模生产模式,利用工业级器件,大幅降低卫星成本;从单件产品的研制转变为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等等。
当然,也带来新的卫星技术——卫星的批量制造技术。
王建宇院士以马斯克的空间互联网举例:其公司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马斯克希望这近1.2万颗卫星能够承载所有互联网流量的一半,以后可能扩展到4.2万颗,SpaceX则从收取相关的服务费中获利。
“这一计划也被寄予厚望,能否做到击垮传统电信运营商,改变世界?这样的征途,就是真正的星辰大海。”王建宇院士说,国际上商业航天的快速崛起,国家对商业航天的重视,给中国的航天商业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技术挑战、质量挑战、成本挑战、市场挑战,商业航天要真正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理念和技术的创新,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
赵春江院士:更多的空天信息技术有望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
“空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赵春江院士说,以遥感卫星为例,利用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已经可以实现作物精准遥感识别,主粮作物识别精度达95%以上,“通过遥感监测,我们还能识别作物病虫害,在天空中为农田看病、开处方。”
赵春江院士表示,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更多的空天信息技术有望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例如自动导航、无人驾驶的拖拉机,能够自主选择最优的作业路径,实现田间无人高精度作业。”
(来源:四川日报、封面新闻、红星新闻;转自: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