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7787亿元
11月9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增速达3.5%,总产值达到7787亿元,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8.5%,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4.6%。
根据报告统计的最新数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22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9.3万家,同比增长17.9%,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壮大。截至2022年末,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98.1万人,主营业务包括地理信息及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有73家。其中,71家地理信息上市企业(不含港交所上市企业)的2022年末总市值约5730.9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运行稳中有进。在2023地信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62%。在2023地信最具活力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2%。在2023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成长性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0%。在205家地信上市挂牌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9.3%。报告统计,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2023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地理信息业务营收总额557.7亿元,同比增长6.5%;地理信息业务人均营收73.7万元,同比增长8.9%。100家“2023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小企业”地理信息业务营收总额54.1亿元,同比增长13.2%。截至2022年末,工信部公布的4批共计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地理信息企业208家,占比2.3%。其中,2022年共有116家地理信息企业新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71家地理信息上市企业(不含港交所上市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165.7亿元,同比增长11.4%,平均每家为2.3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总额11.1%,较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118家有研发投入数据的地理信息新三板挂牌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12.2亿元,平均每家为1031.4万元,同比增长6.3%;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总额11.3%,较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2023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88.5亿元,平均每家为8851万元,同比增长17.5%;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总额8.7%,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末,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已发布的地理信息相关现行团体标准共290项。其中,2022年有55个团体发布了共122项地理信息相关团体标准,是2021年的2倍、2017年的12倍。从近3年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来看,地理信息相关项目获奖比例逐步提升,地理信息高价值专利拥有量不断增加,企业成为优秀专利贡献主体。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人才建设不断加强。报告指出,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46颗,卫星健康状态良好,运行稳定,均在入网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我国遥感卫星已形成由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组成的强大对地观测体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发展迅猛,商业遥感卫星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主体。截至2022年末,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在轨工作卫星数量为294颗。2022年新增在轨工作卫星109颗,占总数的37.1%。商业遥感卫星在轨工作卫星数量189颗,在民用遥感卫星中占比64.3%,是公益卫星的1.8倍。2022年新增遥感卫星中,商业遥感卫星占82.6%,是公益卫星的4.7倍;2022年新增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是2021年的3.3倍、2020年的6.4倍。
截至2022年底,天地图已累计注册用户超过84.56万个,授权应用超过76.34万个,日均地图服务接口访问量超过8.22亿次,相比10年前增长10倍;全国开设测绘地理信息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280多所,具有测绘地理信息类硕士点的院校60多所,具有测绘地理信息类博士点的院校19所。
(来源:i自然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