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住”“用得好”——自然资源部四川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据管理创新纪实

日期:2025/7/28 14:07:15 作者: 浏览次数:66 分享:

“我们单位需要的几份基础测绘成果,可以先通过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时空大数据中心专网发过来吗?项目着急使用,程序后面再补。”“对不起,必须按照流程申领相关成果。”自然资源部四川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四川测绘地理信息档案馆)(以下简称地信中心)负责成果分发的蔡云涛解释道。

自四川省地理时空大数据中心建设以来,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一网三基地”网络布局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办事人员少跑腿,全局的数据流转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地信中心作为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档案资料的管理单位,坚守底线红线,严格执行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规范数据提供流程,拓宽数据共享渠道,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坚实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支撑。

制度筑基 规矩立行

地信中心主动对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内部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升级。《数据管理规定》《保密管理规定》《突发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一系列关键制度相继修订完善,覆盖了数据从接收到保管、提供、使用直至销毁的全生命周期。这些制度如同精准的操作手册,为地信中心依法依规管理海量测绘成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现在的制度更清晰、更严格了,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依,让我们一线人员在处理敏感数据时心里更有底。”地信中心负责涉密测绘成果对外提供的施艳丽感慨道。

意识固本 红线在心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由具备高度保密意识的人来执行。对此,地信中心将保密教育与持证上岗紧密结合,打造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形势分析会、测绘与安全保密法律法规深度解读、技术防护实战培训等举措,对鲜活案例进行分析,让抽象的法规条文和防护知识变得可知可感、入脑入心。“那些真实的泄密案例警示,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冲击力,时刻提醒我们红线在哪里。”地信中心新入职的技术人员周铣杰说。

地信中心严格执行涉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在指定安全培训平台完成系统学习并通过考核,取得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培训证书后才能接触涉密业务。这张“上岗证”,不仅是能力的证明,而且是责任与承诺的象征,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涉密工作人员:保密之弦,必须时刻绷紧。

技术强盾 全域可控

“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带来风险,绝不能有侥幸心理。”地信中心分管保密工作的副主任黄英说。

地信中心将安全理念贯穿数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精心构筑起一道从“诞生”到“退役”的严密防线,为每一份涉密测绘成果保驾护航。

地信中心涉密内网与互联网实现完全物理隔离,所有内网终端均安装了安全套件,彻底阻断外接存储设备的随意接入,从源头杜绝数据被非法拷入拷出。非涉密数据拷出实行单一出入口、专人专设备、全程台账管理,确保流向清晰可查。涉密数据的拷出则更为严格,需经拷出部门负责人、保密办、分管领导层层审批并登记在册。数据移交时,成果档案管理部门不仅要形成详细清单,而且要与接收方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让责任链条无缝衔接。

涉密基础测绘成果对外提供是风险管控的关键节点。地信中心严格依据《四川省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进行成果数据分发。创新应用数字水印系统和地理信息安全控制技术,赋予分发成果独特的“身份标识”和“行为枷锁”,真正实现可信分发、可控使用、过程溯源。内部申领同样规范,严格执行移交控制流程,由成果档案管理部门统一分发至指定位置,按照“管用分离”原则,确保分发环节安全可控。

数据销毁是生命周期的终点,却是容易忽略的管理盲区。按照《四川省涉密测绘成果管理规定》,领用单位需在项目结束后6个月内将涉密数据送至国家保密局涉密载体销毁中心销毁,此环节易被忽视。对此,地信中心变被动等待为主动靠前服务,积极督促、指导领用单位按时完成销毁,并要求其将销毁凭证发送至指定邮箱备案。这一举措为数据安全“站好了最后一班岗”,有效堵住了风险漏洞,赢得众多行业单位高度评价。今年上半年,地信中心已累计为60多家单位提供了专业的销毁咨询与指导服务。

保障供给 支撑应用

筑牢地理信息安全防线,绝非将宝贵的数据资源锁进保险柜束之高阁。在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领导下,地信中心深刻把握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两支撑、两服务”的根本定位,将高水平安全保障视为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基石,积极探索安全与发展协同并进之路。

地信中心依托四川省地理时空大数据中心,在确保数据全流程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锐意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构建类型多样、渠道丰富、方便快捷的地理信息数据供给体系。这一体系如同打通了数据要素流通的“高速路网”,显著提高了数据获取与应用的效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地信中心共接待测绘成果使用单位128人次,提供大地测量控制点208点,提供4D产品9566幅,非标准分幅成果29批次,数据量达44.88TB。通过四川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20余个省级部门、93个政府用户、710家企事业单位、1000余个行业应用和全省人民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广泛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日均服务访问量超5000万次,位居全国前列。

“管好用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既是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担当。我们将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安全发展基石,确保数据资源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高效流通、赋能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地理信息支撑。”地信中心主任李冲说。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